政務“互聯網+” 有風好揚帆
推行領取資格認證,這又讓很多人覺得麻煩。近日,廣州市人社局宣布,該局通過人臉識別技術,參保人在家就可實現資格認證,不用再到人社辦證大廳了。
曾經在某些地方,人已經去世了很多年,但養老金由其子女或親戚繼續幫著“代領”了很多年。養老金領取
“互聯網改變生活”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。比如打不到出租車,可以用打車軟件叫車;比如想知道附近有什麽好吃的,隻要上餐館評價網站一查便知;有什麽二手物品想轉讓,發到交易論壇上就行……在社會層麵,各種生活服務都已經全麵“互聯網化”。嚴格來說,公共服務推進網絡化的速度與商業服務相比,稍稍有一些落後。但這幾年來,“互聯網+”政務也逐漸走上了快車道,公眾的辦事體驗明顯改觀。
昨日還有一條消息,說廣東省下月開始車輛可異地年審。對於常常異地用車的人來說,這無疑是個大大的好消息。為什麽能做出這樣的改變?根本其實還是在省內車輛數據通過網絡得以匯總,是網絡重塑了辦事流程,改變了我們的生活。
看到了互聯網對公共服務的巨大促進,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積極用好網絡。將來,凡可以通過網絡辦理的業務,都應在網上辦理;目前還無法在網上辦理的業務,也要通過技術創新,使之早日具備網上辦理的條件。但必須特別指出的是,真正為老百姓辦理業務的不是互聯網,依然是政府部門。換言之,“互聯網改變生活”這句話,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主語,那就是“人”:有的業務明明可以網上辦理,非要堅持在現場辦,這就是流程設計還是老思想沒改;或者鼠來寶贏棋牌app標一點,資料送到,但審批辦理拖個幾天,速度依然快不起來。因此,“互聯網+”政務要提速,一方麵固然是公共服務要找準互聯網的“風口”,另一方麵政府部門的主動作為也不可或缺。東風再好,也得有人揚帆,老百姓才能真的得到實惠。
(責任編輯:來寶贏棋牌app)